合同约定,一道衢州与一道泰州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总计采购单晶硅片8.25亿片(上下浮动不超过20%),其中2023年1-12月采购3.45亿片,2024年1-12月采购4.80亿片。

甚至有人说,在光伏产业一体化浪潮中,作为一家电池片龙头,不做组件才不正常。在电池片领域名义上处于行业第五的企业捷泰科技,其6.2GW的产能,在头部组件企业面前,只有被集体碾压的份。

专家分析丨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行动有明显象征性和展示性

硅料、硅片尚且可以通过长单锁定客户,电池片、组件企业又应如何提高竞争力,保住自己的地位?今年背靠IDG资本、华发集团的爱旭股份也放弃了专业化,和同为IDG资本旗下成员企业青海丽豪、高景太阳能等,组成了虚拟一体化联盟。貌似把硅料成本做到极致、把电池片做到了全球第一,进军组件行业,对同行来说,既可以说成是降维打击,其实说成是逼上梁山,也不过分。但是无论其过去产业布局眼光多么精准,其实都无法逃脱下一轮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全面过剩的现实。公司中报预计2022年底公司产能规模将超过70GW。组件的过剩可能会最早到来,表现也最为明显。

事实上,赶碳号统计出来的多晶硅产能比这还要多,到2024年底产能将达450万吨。晶科能源认为,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光伏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。期末,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6.06%,虽然较年初的81.40%有明显下降,但仍然处于近几年的高位。

按当时最新成交价计算,预计采购总金额约为1020.77亿元(含税)。这是晶科能源近半月签署的第二个千亿长单合同。这意味着公司存在高达267.70亿元的净经营性负债没有支付。备受关注的是,晶科能源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海外市场,今年上半年,其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约为75%。

实际上,公司存在巨额经营负债,最为突出的是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,期末值为412.12亿元,对应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仅为144.42亿元,相差267.70亿元。晶科能源是全球光伏组件龙头,今年上半年的出货量为18.21GW,公司称全年预计出货3540GW。

专家分析丨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行动有明显象征性和展示性

今年8月26日,晶科能源、特变电工同时公告,双方签署了多晶硅战略合作买卖协议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公司账面货币资金293.73亿元,扣除尚未使用募资41.14亿元,可以动用的资金为252.59亿元(含受限资金),对应的债务为131.42亿元。虽然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,但受下游光伏电站投资放缓、硅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扣非净利润在接连快速下滑。公司预计,全年的出货量将达3540GW。

刚募资百亿负债率仍超70%签下2000亿大单锁定硅料,雄心勃勃的晶科能源,也需要注意潜在风险。隆基绿能(48.660, -3.89, -7.40%)、通威股份等迅速崛起,经营业绩暴增。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产品制造商晶科能源(16.410, -0.95, -5.47%)(688223.SH)疯狂扩张,让市场惊讶尽管是毛估估,但能看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,光伏都具备万亿级别市场的超强潜力。

曾经,我国光伏企业就差点因为多晶硅团灭,当时我们的产能只占全球的8%,而到2020年我国产能爬升到76%,足足飙升了9倍!因为提纯难度高,设备要求高,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。根据报告推算,我国光伏发电到2035年,将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3%。

专家分析丨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行动有明显象征性和展示性

现在这块市场主要集中在隆基、中环两大企业。截止去年,这个比例只有4%,结合去年光伏产业的规模算,已经达到7500亿左右。

问题来了,我们要怎么投光伏呢?不妨参考过去光伏大牛的历史走势。相比之下,硅片的壁垒稍低,产品同质化较为明显,核心在于成本控制。要知道,去年我国汽车出口额突破200万辆,也才拉动了2300亿。龙头的成功正在鼓励更多的小龙头,借力如储能、逆变器、硅片、电池片等新技术替代,爆发成新而美。据了解,欧盟预计将投入2100亿欧元扶持光伏企业,有意思的是,欧洲对我国光伏依赖程度达到70%,简单一算,单欧盟这一计划,就能为我国创汇近1500亿欧元。2022年1-7月,光伏发电装机累计新增3773万千瓦,同比增长185%。

其实这3点也符合前面提到,龙头们都是更稳、更快地抓住了产业的红利。由此能推算到,国内未来的光伏行业也有1.6万亿的巨大空间。

如果说中国有什么行业领先世界,光伏是其中最亮的星。退一步看,这也是我们从弱到强,一点一滴抓住了科技浪潮,登顶世界龙头的不二法宝。

它们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核心原因,有3点:1)光伏行业景气(优选细分赛道:逆变器、户用、储能);2)布局新技术方向,享受突破红利(储能、电池新技术);3)成本具备相对优势(战略、精细化管理)。如果说,上游硅料、硅片追求的是稳,那中游电池追求的是快。

由于产能建成之后,技术优化空间较大,容易形成先发优势,这也造成硅片集中度远高于其他环节。绝招和赚钱的逻辑中国光伏从一无所有,到走向世界能源之巅,到底有什么绝招呢?答案是产业链的全面布局,从上游原材料的硅料、硅片,到中游的电池片及组件,再到下游的电站等应用,虽然分支很多,但像绝世武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,百脉相连。仅仅光伏组件的全球可融资排名,中国企业占了半壁江山。目前,我国多晶硅成本的优势远比外国大,其中通威包头更是冠绝全球。

而且,从历年光伏产业链毛利率趋势图看到,多晶硅相比其他环节更具价格弹性。除了海外市场,国内光伏一样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。

但始终是作为最终交付产品,赚的更多是品牌属性和销售渠道的钱。无论是上游硅料、硅片等重资产,还是中游电池、组件的轻资产都有我们的玩家,而且玩得还比别人稳、比别人快,这就是中国光伏的大招。

所以,光伏产业一直有着拥硅为王的传统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,要数欧洲出台的光伏计划。

这不明摆的万亿市场嘛。所以,全球光伏市场不容小看。在光伏产业链中,电池片的技术变革速度最快,当前拥有多条技术路线。虽然近年来有半片、拼片、叠焊、叠瓦等技术或微创新。

同时,硅料电池双龙头企业通威股份自 2015年进入光伏领域以来表现良好,单晶炉龙头企业晶盛机电10年维度来看表现良好,阳光电源、福斯特则在2018年以来获得超额收益。这些新而美应成为未来投资的新亮点。

一旦拥有技术和资产的护城河,凭借规模优势十分容易碾压对手。不仅如此,随着世界各国对双碳计划的推进,光伏的世界市场正稳步提高。

在过去、10年里,隆基股份表现最为优秀。要说整个产业哪里最赚钱,无疑是上游的多晶硅了。

文章发布:2025-04-05 20:24:23

本文链接: http://mz105.scrbblr.org/turqa/4.html